有公平的權力,才有公平的價格 Part1 -公平貿易的發展歷史

對於「有機」的定義,我想環境運動的倡議者、有機產業的業者,以及負責制定標準的主關機關可能彼此之間有不、同的認知,目前施行的法規或標準可能只是相互妥協後的可執行版本。所以,若把有機認證的標準就當作有機的定義,那一定會引起許多爭議,今天因為標準只是當下通往願景所能執行的策略性工具。願景與工具,總是有著一段落差,工具既然不是目的,那勢必會隨著外在條件的改變,為求更有效的實現願景而有所調整。 

同樣地道理,如果詢問什麼是「公平」?我相信問十個人可以得到十一種答案。公平貿易該怎麼做?每個人心中也會有不同的想法。所以,討論公平貿易的認證機制也要先釐清運動發展的脈絡,認證標準在每個時間點因應當下問題所做的調整,倘若只用一個橫切面去檢視公平貿易的標準,往往不盡公平。

所以這篇文章希望以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Wright Mills)在「社會學的想像」以「歷史的想像力」、「人類學的想像力」、「批判的想像力」這三個角度來解釋公平貿易的樣貌,也期望釐清一些大眾對於公平貿易的誤解。

一、公平貿易的發展歷史

  1. 1950~1988 源自教會的左翼社會運動

公平貿易的型態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的歐洲教會慈善活動,透過教會的網絡協助銷售中南美洲的手工藝品,而且目的很明確的是募款,不具有其他的意義。公平貿易真正成為形成論述,對當時的國際發展局勢、貧窮問題提出批判是在1960~1970年代。我們大概也可以想像當時左翼思潮在全世界的興起,殖民經濟、第三世界、反壟斷、團結經濟、南方國家、切·格瓦拉…等都是當時最潮的名詞。所以,公平貿易算是當時熱血青年想要建構一個對抗資本主義、跨國公司的商業模式載體。1968年「貿易,而非援助 (Trade Not Aid)」的訴求在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上被提出,發展中國家需要公平的貿易關係才能解決貧窮問題,這項概念被廣泛確認。

第一間世界商店(World Shop)在1969年在荷蘭成立,爾後有數十個類似的商店與另類貿易組織(ATO)在歐洲各國成立,這些商店多是由志工營運,裡頭除了販售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外,也是宣揚第三世界國家獨立自主理念的基地,陳列著南非曼德拉、尼加拉瓜桑定政權、坦尚尼亞獨立運動等等的訴求

 

2. 1988~2003 建立標籤,走向市場

儘管世界商店這類型的獨立店家在歐洲也開了不少,但個性鮮明且規模太小,還是難以走入主流市場爭取更多群眾的支持。於是1988年荷蘭推出Max Havelaar公平貿易標籤,成功的將公平貿易商品加上認證標籤,進入超市通路,象徵公平貿易運動正式進入商業社會。標籤的功能讓公平貿易的支持者容易就近在超市購買公平貿易產品,也讓一般消費者能從包裝上發現公平貿易商品。Max Havelaar的標籤行動非常成功,鼓勵了其他國家公平貿易參與者的學習與仿效,短短六年的時間,全球十四個國家就發展出十二個公平貿易標籤,每個標籤背後都是一個發行組織與自行一套標準。

就在公平貿易標籤興起的同時,因為冷戰結束與國際咖啡組織(ICO)失靈,咖啡價格在1990年跳水式的崩盤,期貨價格從2.5元瞬間跌到0.5元。這樣慘絕人寰的跳樓價,也真的讓很多咖啡農燒了莊稼、失了土地。如此現象更加見證了自由貿易體系的不穩定性,也是對第三世界國家農民的系統性傷害。

公平貿易參與者急切地想要拯救農民於水火,各國家的組織又各行其是的發展不同的標籤,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場景,荷蘭、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如此相近相鄰的國家與市場,卻有各自的公平貿易標籤與標準,這無疑對於支持者來說造成很大的困擾。

於是在1994年開始有人倡議應該整合當前所有的公平貿易標籤與標準,1997年在德國波昂成立的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I, Fairtrade International)成功的整合全球12個公平貿易標籤與標準,帶領公平貿易運動邁向下一個世紀。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的成立也直接造成另一個影響,農產品與手工藝品在公平貿易商業發展模式上從此分道揚鑣。因為農產品是以大宗原物料的型態在進行貿易,原物料需要經過多次交易與加工才能成為消費品。所以,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所發展出來的認證系統主要是針對農產品及其供應鏈的管理,認證的標的是產品而非組織,以透明、可責的原則來管理供應鏈上所有的參與者,以確保產品是符合公平貿易標準。

反之手工藝品在產地的生產者組織即完成終端產品,無需再次加工,而且通常一個生產組織會製造多種類型且無法標準化的多元產品,所以手工藝品的規範標的主要是對於生產者組織,而不是針對商品。所以當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成立後,手工藝品的生產者成立另一個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 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來認證手工藝品的生產組織。簡單說,農產品認證是從終端產品順籐摸瓜進而管理整個供應鏈,認證的對象是產品不是組織,任何代工廠或品牌商都可以參與公平貿易產品的生產,只要原料來源與去向是清楚可追溯。手工藝品的認證是針對生產者組織,只要組織的運作符合公平貿易規範,至於產品的來源與去處就沒有太嚴謹的規範。

農產品大多屬於民生消費品,手工藝品則否,這兩種產品的基本屬性差異、認證標的差異,能鏈結的產業鏈與市場規模也差異巨大。農產品的公平貿易認證模式像是為公平貿易運動裝了飛輪,無論是生產者組織或消費市場都快速的蓬勃發展,許多跨國公司都成為公平貿易農產品的參與者。在九十年代以前手工藝品與農產品的銷售比例約為8:2,到2002年已經扭轉為3:7。時至今日已差距非常巨大。本文主要聚焦在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的農產品認證機制,不談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的手工藝品。

 

3. 2003~ 多元目標,團結行動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在1997年成立之後,花了五年的時間才將全球二十國家、12個不同的認證標準、認證機制與標籤識別統合起來。2003年發佈了全球一致的標準與標籤識別,成為現行成熟的運作體制。

新的認證系統有幾項特點:

  • 生產者擁有絕對權力:組織章程中明定保障生產者代表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會席次。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是世界上所有倫理消費標籤中唯一由生產者主導的組織。
  • 依循ISO 17065的標準建立獨立的第三方認證系統: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為標準與標籤的管理者,不參與稽核。授權與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組織(FLOCERT)進行獨立的稽核與供應鏈廠商(Licensee)的管理。
  • 整合多元目標的倫理消費標籤:有別於單一目標的認證,公平貿易標準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泛,不只是交易價格,另外包括組織運作機制、財務透明度、人權保障(勞工、婦女、兒童)、環境保護等等。

 

因為2003年成功的整合20個創始國不同的系統與標準,換上一致性的標籤,匯聚了所有支持者的能量,所以公平貿易運動在後續才越來越有能量,成功地讓許多大企業願意參與採購與生產公平貿易產品,如:雀巢、星巴克、瑪莎百貨、無印良品…等等。2017年公平貿易組織開放非會員國申請註冊為公平貿易商,台灣的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即成為華文世界第一個取得公平貿易認證的企業,製造台灣自有品牌的公平貿易咖啡。2015年台灣公平貿易協會取得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正式授權的分支機構。

下篇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