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報」針對公平貿易與直接貿易的報導,指稱相較於公平貿易,直接貿易更能為生產者帶來實質的影響。但報導裡沒有說的是到底兩著的差異是什麼?所帶來的影響又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直接貿易是指除去中間環節,買家直接拜訪產地,向農民直接購買咖啡豆,同時針對分級咖啡豆給予不同的價格,也要求農民以生態永續的方式生產,透過搏感情的方式建立夥伴關係。相較於各個直接貿易規模大小必一,且沒有統一的標準或認證、合作方式彈性,公平貿易則制定了一套機制,包括規範了保障收購價(Minium Price)幫生產者把關,當市場價格跌落時,生產者不會因此而血本無歸;而生產者可以獲得另一筆社區發展金(Fairtrade Premium),做為社區整體提升的機會;也制定生產過程中的永續環境標準。
直接貿易的支持者往往談品質問題,但品質的提升是各地、各類咖啡協會或組織努力的成果(如:SCAA、COE..),這些競賽的成果無論是直接貿易的買家或公平貿易的買家都是受惠者。況且,直接貿易的規模小,能提出生產改善的誘因也小,對於品質提升沒有直接助益。反倒是公平貿易社區發展金有規範25%需用在品質改善計畫,生產者組織可以聘雇農技人員或投資生產設備,所以近年來公平貿易合作社陸續在國際上得獎(如:尼加拉瓜 Aldea Global、祕魯Cecovasa、衣索比亞 YCFCU)。過去三年,共有28種公平貿易認證咖啡產品獲得「飲食界奧斯卡」之稱的英國Great Taste Awards殊榮(註)。
除了公平貿易或是直接貿易,絕大多數的咖啡農仍在期貨市場中進行交易,也就是說還有廣大的生產者等著一個更公平且透明的交易機制。如果直接貿易真能為生產者帶來實質的改變當然很好,只是沒有一套機制讓我們辨識是否每個直接貿易商都真如其所稱。公平貿易透明且經過第三方機構稽核的認證,讓消費者能夠確認其買到咖啡的同時,咖啡農能夠得到合理的價格及有永續發展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一套社會發展的機制,讓影響力能夠擴大,才有機會改變更多弱勢生產者的處境。
公平貿易和直接貿易並不互相排斥,因為兩者都是針對傳統市場裡不公平的結構性所對社會與環境造成的傷害所提出的另類交易模式,也都致力於建立和生產者之間的長遠夥伴關係。真正要討論的是如何擴大影響力。公平貿易組織農民平衡貿易當中的權力關係,以集體互惠的方式一起成長,讓影響能夠更大化。而且公平貿易並不侷限在咖啡豆呢,還能應用在其他各類的產品,如可可、茶、棉花等等,更全面的為生產者帶來永續的保障與發展。
註:
資料來源:英國公平貿易協會(Fairtrade Foundation)文章
TASTE THE GOOD AT LONDON COFFEE FESTIVAL
延伸閱讀: